企業檢查 地板業進入“微利時期”?

裝修多重挑選 傢裝風行趨向影響地板成長
2016-05-13
質監局磨練成果得出:近四成刨花板質量不外關
2016-05-13
Show all

企業檢查 地板業進入“微利時期”?

  關於地板業進入“微利時期”這個話題,早在2008年金融危急發作後就一向被評論。近期,這個話題又被說起,引發沒有小存眷。正值傳統裝修旺季,旺季中的地板業比常日顯得冷僻很多。我們不能不重視如許的實際,市場“價錢戰”絕後劇烈,部門企業埋怨利潤空間小。豈非地板行業真的已進入“微利時期”?


  跟著地板品牌的增長,地板企業間的合作也到達瞭白熱化水平,企業請求生計,求成長,就必需探求到合適本身成長的路。一些大企業開端追求產物的高附加值,改變思緒,立異產物,在擴展橫向傢當鏈的同時,進一步挖深產物;而小企業,由於本身資金、技巧、渠道等題目,想要擴寬加深產物開辟面對很大艱苦,以是他們更偏向於走捷徑,即低價走量。


  “微利”是相對而言 要辯證對待


  新象地板履行董事馮潔密斯告知記者,地板業是不是邁入“微利時期”要看以甚麼為尺度。假如與十年前的地板業比擬,如今的地板真的算是“微利”。地板業真的是微利嗎?那可紛歧定。地板行業如今愈來愈范例,它具有一個公道的利潤空間。假如有利可圖,為何這麼多人想擠入這個行業,企業是沒有會做賠本買賣的。


  假如我們用逆向頭腦來看這個題目,會更清楚。企業的利潤降低,意味著本錢大概進步,本錢進步意味著原資料價錢上漲,假如企業在包管價錢的條件下,沒有下降利潤,獨一的大概就是用差一點的原資料,終極遭到損害的照樣花費者。以是,花費者在選購地板時也需理性,貶價一定是功德。


Comments are clos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