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顯訂購瞭實木傢具,可送抵傢裡後卻發明材質已變更;說明的是木皮傢具,末瞭竟釀成瞭貼紙傢具。市消保委傢具辦公室副秘書長王偉斌今天泄漏,到本年9月為止,本市已受理花費者傢具贊揚139件,個中觸及廠傢在傢具材質上濫竽充數的贊揚約占一成。
實木傢具沒有“實”
本年9月,市平易近徐師長教師買下上海龍娜傢具廠臨盆的大櫥,價錢為3600元,業務員在定貨單上寫明是“全實木”,並稱絕對沒有會有假。豈料一周後傢具運抵傢,徐師長教師總認為傢具異味很重,疑惑個中有其他分解資料。經細心檢察,大櫥底板采取的是細木匠板,抽屜的底板為人造板。
徐師長教師與廠方接洽,對方竟表現:“這些沒有算大題目,沒啥瞭不得。”消保委傢具辦受理贊揚後指出,“全實木”傢具必需采取統一種資料,廠方在全實木傢具中應用細木匠板屬於攙假行動。經調劑,廠傢一次性補償給徐師長教師2000元。
木皮傢具變貼紙
克日,一對伉儷在滬上某傢具城的繼強傢具廠購置瞭一套傢具,定貨單上說明“木皮傢具”。送貨後,伉儷兩人發明有油漆脫落等題目,經與廠方接洽,贊成扣款250元辦理。不虞,這對伉儷的同夥看抵傢具後表現,這是貼紙傢具。經談判,廠方謝絕辦理題目。
傢具辦接到贊揚後與傢具闤闠接洽,指落發具的標識標註是傢具的“身份證”,扣款一事是廠傢對傢具質量作出的處置,與材詰責題不克不及等量齊觀,將“木皮”釀成貼紙傢具屬誘騙行動。經調劑,廠方贊成全額退貨處置,並一次性補償伉儷倆800元。
“俗名”、“化名”困惑人
硬木、實木、聚胺酯等傢具,花費者很難分辯其材質,因而一些發賣商將品德較差、層次較低的木傢具冠上“俗名”、“化名”,借此舉高價錢。
據先容,木傢具材質有全實木、實木、實木面和人造板、雙包鑲、綜合型等。實木俗稱八門五花,如一種被稱為“斑柚”的硬木,現實上其真名叫“賽鞋豆木”,屬低檔實木。個體造孽商傢用花梢的“化名”,出賣有名無實的傢具,並打出“欣喜價”吸收花費者。
《上海傢具行業產物標識標註規矩》已於2002年10月1日起實施,王偉斌舉例說,如標識為“全花梨木傢具”,除鏡子後頭托板,傢具中全部零部件必需是花梨木制成的實木傢具。而標識為“柚木傢具”的,是指傢具門面、旁板、臺面三處必需是柚木實木,傢具的中旁、後板和隱藏處等輔料可采取其他樹種制成。
市平易近在購置傢具時應留意,與經銷商簽署協定時要應用范例的傢具發賣條約文本,傢具基材、輔料都要寫明,以防落入沒有誠信商傢設置的圈套。別的,市平易近應請求發賣商按有關劃定供給傢具應用解釋書,如發明商傢沒有出具解釋書或出具與現實沒有符合的傢具解釋書,可向消保委或有關行政部分贊揚告發。
起源:消息晨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