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歷瞭2006年的被“叫停”、2007年的被撤消,推延瞭兩年的建陶業中國名牌評比事情,在本年5月初再次吹響申報的軍號。6月16日,中國名牌申報進入癥結時代,各申報單元的企業數據也在網長進行公示。在建陶行業,這是一塊運氣多舛的牌子,它的復評正引發陶瓷界人們的廣泛存眷。
凸起專利請求佛山仍舊搶先
此次申報的修建陶瓷共分別為兩大類,一類是爭取最為劇烈的室內磚范疇,當選請求2007年發賣額在8億元以上,且具有專利;另外一類是室外磚,請求2007年發賣額在4億元以上。與以往分歧,此次參評專利技巧成為一個主要的考察目標,由此能夠看出評比的中國名牌更凸起具有自立研發才能和立異才能。
據悉,名牌產物的評價目標由市場、質量、效益和成長評價四部門構成,而且評價重要考察企業2008年從前三年的事跡。2005年、2006年、2007年的數據分離按0.2、0.3、0.5的權重介入評價。個中,2007年的事跡占考察內容的一半,其各項經濟目標,是決議品牌申報成敗的癥結。
別的,別的申報前提與往年一樣。即申報品牌的註冊商標需具有5年以上的汗青,產物必定是市場準入目次產物;能夠以總公司名義申報,但必需詳細列明;企業在近3年省級以上(含省級)質量檢討、環保平安檢討中必需及格,未產生質量、平安、環保等龐大變亂,相符國度和處所排放尺度等。
從今朝申報的企業情形來看,此次申報陶瓷品牌絕大部門的品牌年發賣額到達或跨越8億元,但也有部門品牌不敷8億元,特別是四川、山東、福建等地的一些陶瓷品牌,單品牌發賣額過8億的其實不多,但沒有消除一些企業將旗下幾個品牌的發賣額歸並上報的大概。據業內子士估量,假如評比事情希望順遂,本年得到中國名牌產物的數目將無望沖破2003年10傢的數目,佛山陶企在建陶行業中國名牌的占領數目還將處於搶先位置。